和諧與緊張
做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,和諧在我們的社會、工作乃至家庭生活中,占有重要地位。設想一下,一個單位,一個家庭,如果人員關系緊張,你爭我斗,雞飛狗跳,那么這個單位即使眼前如火如荼,早晚也會分崩離析。和諧之所以被倡導,也是旨在維護社會的穩定。但同時,如果我們一味講和諧,一味的寬容乃至縱容,不去獎勤罰懶,不去拼搏奉獻,那么最后的結局是大家失去斗志,最終也免不了被社會或市場淘汰。中庸的做法是,在和諧的氣氛下自我加壓,在緊張的氣氛下自我安慰。人生就是這么公平,你只能得到一個中間值。如果走向極端,只會適得其反。道理簡單,但真正領悟或做到的,并不多。
客觀與主觀
記得高中時的政治課,有相當的篇幅是講唯物主義。當客觀物質條件一定時,事物的發展就往往取決于主觀能動性。黨的發展史,就足以說明理想、信念、毅力等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。共產黨成立之初,如果論客觀條件,恐怕誰也不會預料到二十多年后會將國民黨趕到臺灣。同樣,在安徽輕工這樣的舞臺上,大家有著相同的天時地利,但每個人、每個部門發展卻各不相同,甚至大相徑庭。誠然,業務做的如何,是與產品、市場、機遇有一定的關系,但絕不是唯一因素。即使是做同一種產品、同一個市場,也有做得好的和做不好的。唯一的因素是你的主觀能動性是否發揮到極致。那種片面講求客觀,無非是在為自己的主觀不努力找借口而已。人還是要有點精神和追求的,唯一能改變命運就是自己。鳳姐在最新的微博上有感而發:只要不認命,沒有飛不上枝頭賽鳳凰的麻雀,哪怕最開始低賤到塵埃里。
苦勞與功勞
公司曾有說法:只認功勞,不認苦勞。有部分人員不以為然,認為既要考慮功勞,也要考慮苦勞。功勞是結果,苦勞是過程。作為企業,簡便易行的是論功行賞。功勞簡單、理性,苦勞復雜、感性。如果考評摻雜太多的感情因素,勢必挫傷那些只會做實事不會說故事的積極性。令人欣慰的是,現在絕大多數業務人員,都能有愿賭服輸的心態。只要是一碗水端平,不是雙重標準,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,都會選擇只認功勞,不認苦勞。天道酬勤:苦勞吃到一定的程度,功勞自然而來。千萬不要奢想今天播種明天收獲的好事。
現實與理想
但凡以前的家訓賢文,都有這樣類似的教訓:人在得意或順境的時候,要謹慎低調,唯此勝勢可以持續;人在失意或逆境的時候,反倒要樂觀豁達,唯此劣境可以扭轉。家一部現已在谷底,跌無可跌。正如股市所言,最大的利好就是大跌。我們唯一的出路,就是絕地反擊。此時此刻,我們反倒是心理踏實多了,甚至有點看成敗人生豪邁的感覺。
(開銀供稿)
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2077號 皖ICP備05005184號-1